AL-1空載雷射載台
如圖是美軍為了完備飛彈防禦體系而建造的AL-1雷射攻擊機(Air Borne Laser, ABL).
繼承自前總統雷根推出的星戰計畫的概念, 將敵國所發射的洲際飛彈僅可能早的加以摧毀.為達到此一目的, 當時的構想是在敵國上方的太空部署多種殺手衛星, 在飛彈的爬升階段, 核子彈頭尚未解除備炸保險之前加以擊落, 但是當時所面對的預算與風險的考量顯然遠大於想像, 並且維持星戰計畫勢必將刺激敵國(當時的前蘇聯)加緊部署更新更大量的核子武器以維持其核威嚇能力, 因此星戰計畫也就純粹作為一種構想與談判籌碼而消失了. 時至今日, 科技的進步使擁有長程武器載具(就是洲際飛彈啦)的國家越來越多, 於是部署類似概念的反飛彈武器的構想再度復活, 這就是發展這玩意兒的原因.
如一般人所知的, 站得越高, 看得越遠. 要達到原始設計目標的手段不是衛星就是航空器. 這架改裝的波音B747-400F貨機搭載了美國第一門實用化的化學雷射砲, 由包含兩名飛行員的四名組員操作, 將竄出遠方地平線的敵飛彈加以擊毀. 他將在敵國領空外的公海上空四萬呎的高度巡航, 藉由747的長遠續航力維持滯空. 這門雷射砲裝在機鼻的旋轉砲塔上, 光學武器也不像傳統動能武器一樣有結構與後座力的問題, 因此AL-1射擊時根本不需改變航向, 只需轉動砲塔就可把機身前半球象限內的目標壟罩在殺傷範圍內. 受到能量衰減與面對目標的不同, 雷射的有效射程從300到600公里不等.
注意機鼻的雷射砲塔, 風檔下方的突起是[飛桁]式空中加油系統的受油口. 機背上方是被趕出機鼻的氣象雷達, 砲塔下方則是用以精確定位飛彈的紅外線尋標器.
一般的作戰方式是從其他觀通系統與情報來源得知飛彈發射狀況後, AL-1將以本身裝備的紅外線尋標器對上升的飛彈進行精確定位, 此時砲塔則與尋標器連動, 先以系統內的TILL(Track Illuminating Laser)及BILL(Beacon Illuminating Laser)照射目標確認距離, 鎖定狀況, 大氣狀況與校正系統組態, 確證後再以高功率雷射加以直接摧毀. 由於化學雷射的特性, 高功率雷射每分鐘能發射三到五次. 賦予系統快速對付多數目標的能力.
另一個角度拍攝的砲塔.

 

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彥柏 的頭像
    林彥柏

    余仁生

    林彥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