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的戰機與上面的狂花
F-104是參照韓戰經驗, 作為飛的更高更快的空優戰鬥機所研製的. 其中最著名與最悲情的使用者就是中華民國空軍, 40餘年的使用一直到1998年才畫上句點, 期間, 除了義大利最後的F-104ASA以外幾乎使用遍了F-104全族系的各個型號. 包括了日本獲得授權生產的F-104-----F-104J.
1960年代, 比中華民國空軍稍遲, 日本航空自衛隊也開始引進F-104系列戰機作為防空攔截機使用. J-MODEL是日本所獨有的組態, 他移除了為對地炸射所安裝設計的所有裝備與雷達操作模式, 結構沿用早期的G-MODEL的輕翼結構, 以及因應較低最大起飛重量而有所變更的其他裝備組態. 換言之, 日本的J-MODEL僅保有空對空作戰功能, 甚至在日後需要擴充都無能為力. 嚴格說來, 這與美國在二戰後防備日本的留一手政策是相契合的----叫你專守防衛你就不要想跨出去. 一直到九零年代的波灣戰爭及近年的中國威脅論興起後這個政策才正式做出了調整. 這些F-104J是日本利用美援額度獲得授權生產的, 因此嚴格說起來, 這些飛機部分還是美軍財產, 除役後要交還美軍作處置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載1986年能拿得到這批日本生產的36架J-MODEL的原因, 日本的說法是這些飛機已經是美軍財產, 雖然是從日本的設施起運, 但也只是運到美軍所指定的地點---台灣屏東的中華民國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 交還給美軍, 至於美軍要交給誰, 與我日本政府無關. 這就是國際政治經常上演的戲碼, 裝傻.
中華民國空軍使用F-104J的經驗並不美好, 這批飛機不但在零件與結構上與既存的飛機不同, 儲存狀況不佳與日文技令難翻難懂都再再考驗著有豐富F-104系列飛機使用經驗的空軍人員. 因此空軍高層決定放棄把這批J-MODEL當作補充機打散分配到各單位的構想, 而直接把這批飛機集中到清泉崗(CCK)的三大隊七中隊使用. 1990年, 一架本軍序號4511的F-104J發生空中解體事故, 飛行員當場喪生. 這個事件使高層喪失對這批美皮日骨飛機的信心. 於是7中隊的F-104J被迅速的除役報廢, 而AIDC的IDF經國號(F-CK-1)也被要求加快研製速度以因應戰備急需.
為什麼這批飛機狀況如此之糟呢? 下面這兩張照片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 跨槍跨砲是會被電到飛起來的. 為什麼呢? 不但是為了安全的因素, 也是對武器保持基本的尊重. 如果一般百姓能對正被服勤中的戰機作出這樣的舉動, 那一般的操作維護品質或許也是可想而知.

 

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彥柏 的頭像
    林彥柏

    余仁生

    林彥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